【東協5G市場調研】東協5G市場商機研究

大  綱

  • 研究計畫概述
  • 東協五國5G市場分析
  • 泰國5G市場分析
    • 泰國5G發展策略及政策
    • 泰國5G頻段與佈建情況
    • 泰國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 新加坡5G市場分析
    • 新加坡5G發展策略及政策
    • 新加坡5G頻段與佈建情況
    • 新加坡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 菲律賓5G市場分析
    • 菲律賓5G發展策略及政策
    • 菲律賓5G頻段與佈建情況
    • 菲律賓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 越南5G市場分析
    • 越南5G發展策略及政策
    • 越南5G頻段與佈建情況
    • 越南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 馬來西亞5G市場分析
    • 馬來西亞5G發展策略及政策
    • 馬來西亞5G頻段與佈建情況
    • 馬來西亞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 我國5G市場分析

        1. 我國5G發展策略及政策

        2. 我國5G頻段與佈建情況

        3. 我國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 我國與東協未來5G產業合作可行性
  • 結論

壹、研究背景

  東協是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區域之一,其GDP為3兆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東協地區的城市因為人口稠密而面臨許多挑戰,包括交通壅塞、環保等等議題,需要投資交通、安全、發電等城市管理系統;此外還有人口快速老化以及零售習慣改變等。為因應城市化區域資源日益短缺的問題並改善能源效益,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應運而生;獲益於物聯網(IoT)技術以及智慧連網裝置,智慧城市方案有助於解決交通壅塞以及能源浪費。對於數位市場的基礎建設 5G 網路需求更是殷切。

  新冠疫情雖然讓部分國家推進5G速度有所放緩,但疫情人類生活模式改變,使得5G通訊、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持續推展,並增加遠距會議、智慧教育等宅經濟商機加速崛起,使各國發展5G技術的意願更加堅定。根據GSA報告顯示,自今年年初至今,全球5G覆蓋範圍以超過20%的成長速度,新增了4個國家和301座城市,截止目前,5G網路已覆蓋全球65個國家的1,662座城市。專家預估全球5G專網市場規模在2030年達991億美元,隨著東南亞數位經濟的迅猛發展,諸多大型通訊技術公司看好市場前景,紛紛加大對東協國家的投入。根據ATKearney的預測,在東協地區,5G對於運營商來說具有巨大的潛力。 到2025年5G可由終端消費者方收入增加6%至9%營收,由企業端增加18%至22%收入。為達到這個目標,電信營運商將需要投入100億美元於5G的基礎建設。

    我國政府與民間亦積極投入拓展5G建設及各項商業應用,行政院於的「台灣5G行動計畫」,預計4年投入204.66億元。電信商們自2020年6月商轉營運,全力發展各式5G電信加值服務及垂直應用服務。因5G的傳輸速度更快、高頻寬、高密度及低延遲等特性,有利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服務,我國優秀的行動通訊、資通訊產業民間企業也積極研發各項5G產業應用與實證,並期待進一步將應用技術出口至國際市場,而東協是最靠近我國的市場。

  因此,本研究將先就東協國家中,已經進行5G建設及發展的5國進行研究,並盤點我國5G應用發展現況,最後提出臺灣與東協在5G可合作的潛在方向。

貳、東協五國5G市場分析

接下來將針對泰國、新加坡、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五個國家,介紹該國5G發展策略及政策、該產業現階段發展情況以及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與展望,使我國有意進入東協市場的廠商對於這些國家的行動通訊市場發展背景、目前 5G 網路推展的現況,以及未來的展望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做為拓展東協市場的參考情報。

(一)、泰國5G市場分析

  1. 泰國5G發展策略及政策

泰國政府所規劃的國家經濟發展方向是泰國4.0 (Thailand 4.0),即創新導向製造業,也就是生產自動化、生技與數位經濟等,以提高產能的創新與科技產業為重點扶植對象,進而加強社會福利的建構與人民相關的產業升級;再來便是提升整體的生產力和知識水平,達到「泰國引導,東協製造」的長期目標。而5G通訊技術與各項IoT的應用是實現Thailand 4.0的必要且重要的方式。

  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在2020 年8 月公布5G 推動目標,包括至2027 年5G 網路覆蓋泰國 98%的人口,都會區網路速度不低於100Mbps,其他地區不低於50 Mbps,運用 5G 技術創造的經濟產值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6%,使用5G 技術的中小企業超過 7,000 家,基層教育可以獲得70 萬項數位教育服務,泰國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的世界數位競爭力評比(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提升至第8 位。至2035 年,5G 為製造、貿易、金融、醫療保健、電信等行業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增加至2.3 兆泰銖 (約733 億美元)。

另外,在泰國4.0規劃中,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是發展Industry 4.0的重要產業示範國際聚落。泰國政府副發言人 Ratchada Thanadirek指出, 5G技術將首先使用於東部經濟走廊和大城市以實現“智慧城市”。因此,泰國數位經濟與社會部(Ministry of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m, MDES),負責泰國數位經濟規劃與發展的政府單位,規劃十二目標產業,主要區分為兩大類:一是「透過先進科技為現有產業增值」及第二是「可帶動泰國成長的新興產業」並透過吸引海外投資與技術合作,優先在東部經濟走廊試行各種5G產業應用。

  • 泰國5G頻段與佈建情況

泰國國家廣播與電信委員會(The National Broadcas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NBTC)於2020年2月16日展開700 MHz、2.6 GHz及26 GHz頻段的5G頻譜拍賣,總標金達約32億美元,其中700 MHz拍賣標金約為16億美元,2.6 GHz及26 GHz則分別約為12億及4億美元。本次頻譜拍賣共釋出48張5G執照,包括3張700 MHz頻段執照、19張2.6 GHz頻段執照及26張26 GHz頻段執照。而參加競標者共有5家電信業者,包括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 Company Limited(AWN)、True Move H Universal Communications(TUC)、DTAC TriNet Company Limited(DTN)、CAT Telecom Public Company Limited(CAT Telecom)及TOT Public Company Limited(TOT),其中CAT Telecom及TOT預計將合併為國家電信公司(National Telecom company, NT)。

電信網絡投資及頻譜拍賣增加的背景下網絡運營商計劃不斷發展網絡以支持未來將增加的5G技術服務的使用。另一方面 NBTC 也計劃在未來 2-3 年內拍賣更多頻譜。2021年移動網絡服務收入可能會增長2%,從25.6億泰銖增至26.2億泰銖,與2019年的服務收入。從宏觀來看,服務收入接近趨於增長。原因包括升級的後付費用戶數量以及 5G 的廣泛應用。同時,運營商還可以從 5G 技術商業化帶來的固定無線訪問服務中獲得額外收入。接近飽和的手機入網率是抑制泰國手機服務用戶數量增長的因素之一。 2021年泰國電話號碼入網數量可能會增長約2%預計泰國手機入網率飽和點將佔總人口的 140%- 145%左右。

  • 泰國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泰國亦是東協最早開發用於商業用途的5G技術的國家之一。目前泰國政府正全力推動EEC地區的5G網絡建設,投入健康與福祉、數位及智慧物流等三大領域進行投資,涵蓋下世代汽車、未來食品、航空及物流、數位內容、智慧電子、高階旅遊、醫療保健、先進農業及生物科技、自動化及機器人、生質燃料及生化技術、國防及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等12項目標產業。

泰國數位經濟與社會部Ministry of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MDES),Digital Economy Promotion Agency (DEPA)與中國華為於DEPA泰國總部內合作設立泰國5G生態創新中心(Thailand 5G Ecosystem Innovation Center (5G EIC)),以加速泰國 5G 創新並推動泰國4.0數位經濟轉型,提供5G Medical Care, 5G Smart Agriculture, 5G Port, 5G Remote Education and 5G Smart Security, etc.等測試平台。

泰國5G產業儘管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但主要電信運營商已經部署了5G服務,使其成為東盟地區第一個擁有商用5G服務的國家。泰國的主要運營商 Advanced Info Services 和 True 一直在競相在醫院部署 5G 熱點網絡,以支持醫生和醫護人員。 AIS 已在曼谷及周邊地區的158 家醫院推出了 5G 熱點網絡。受到COVID-19的影響而改變了戰略,為遠程醫療中的 5G 和更多使用機器人過程自動化 (RPA) 開啓大道。 Advanced Info Services 表示已撥出約 12 億美元用於投資 5G 網絡擴展,以覆蓋泰國大部分地區。

  • 新加坡5G市場分析
  • 新加坡5G發展策略及政策

新加坡政府於2018年推動「智慧國家計畫」,以打造全方位國家數位轉型發展。此計畫共分三大領域,分別為「數位經濟」、「數位政府」與「數位社會」。新加坡政府目前在數位經濟領域,所推動的政策主軸為「數位經濟行動架構」(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for Action);其內涵有三,分別為:加速(Accelerate)、競爭(Compete)以及轉型(Transform)。其中第三項內涵「轉型」是以資通訊產業作為核心發展產業、積極協助國內資通訊產業邁向下世代數位產業的轉型發展,讓新加坡的數位經濟發展領先全球。5G通訊技術的建設與發展即是以此為支持政策。

新加坡通訊資訊部長伊斯瓦蘭(S Iswaran)表示,5G技術將是未來新加坡數字經濟的支柱,新加坡政府於2019年10月所公布的5G政策目標,包括:5G對於經濟和消費者服務提供最大的價值、促進頻譜稀有資源的有效分配、帶來安全且彈性的5G網路、有助於新加坡電信產業發展。新加坡政府篩選出6個5G的策略性發展重心:海上營運、城市運輸、智慧房地產、工業4.0以及消費者和政府的服務應用。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規劃,將在2022年底前建成至少覆蓋半個新加坡的5G網絡,並在2025年底前建成覆蓋整個新加坡的5G網絡。

  • 新加坡5G頻段與佈建情況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IMDA)公布的5G提案(Call for Proposal, CFP)決標結果由Singtel及StarHub-M1得標,但其他行動通訊業者亦能訂立批發協議以使用網路服務。Singtel與StarHub-M1各獲得3.5GHz頻段中的100MHz,此外,Singtel、StarHub與M1亦各獲得頻寬800MHz的毫米波(mmWave)頻段。IMDA將分配毫米波頻段供行動網路業者佈建地區性高容量5G熱點,使M1、StarHub、Singtel、TPG Telecom以及虛擬行動網路業者(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s)能提供終端用戶5G服務。目前Singtel 以及StarHub Mobile 與 M1 的合資企業均已展開5G獨立(Standalone, SA)網路佈建,與其他國家先驅城市同步,涵蓋範圍於2022年底前達成至少新加坡的一半地區,並於2025年底前擴大至全新加坡。

新加坡電信Singtel於今年六月宣布推出5G獨立組網(Standalone, SA)為執行5G SA佈署計畫,Singtel在新加坡的重點位置和主要住宅區已佈建1,000多個5G基地臺,並在熱門購物商場佈署室內5G。隨著手機製造商逐步更新目前5G手機的5G SA軟體,及預計於年底推出更多相容5G SA的機型等趨勢,並表示5G SA將可實現自動駕駛、即時沉浸式娛樂及大規模物聯網等應用。  
  新加坡電信運營商M1和StarHub則於八月宣布已經採用諾基亞設備開始試運營5G獨立組網業務。新加坡用戶需要一台三星S21 5G、三星Galaxy S21+ 5G或三星Galaxy S21 Ultra 5G及5G SIM卡才可以接入5G網絡,除提供5G網絡在新加坡的試運營之外,還將在新加坡的13個地區19張國際網絡的5G漫遊服務。

不過僅開放中低頻的3.5GHz頻段仍不能滿足現階段市場需求,因此IMDA於今年7月26日公告關2.1GHz頻段使用與分配的政策諮詢文件,期望以2.1GHz 頻段具有的良好傳輸特性,能補強既有5G 網路,加速5G網路全國涵蓋從而提供更優質的消費者體驗。部份的2.1GHz頻段預計於2021年底以拍賣方式釋出。

  • 新加坡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新加坡政府整合產官學的力量,發展5G技術及相關應用,推動5G 生態圈(5G ecosystem),發展城市交通、海事運作、智慧物業管理、智慧製造、政府和消費者應用,獎勵企業採用5G 解決方案,IMDA 亦與多個大學、電信營運商、企業合作,推行5G 新創計畫。

    2019年10月新加坡凱德集團(CapitaLand)、新加坡軟體公司(NavInfo DataTech)與新加坡電信公司(TPG Telecom)進行合作,並在新加坡科學園(Singapore Science Park)建立新加坡最大的5G智慧產業試驗場域。該實驗室將專注於幾項關鍵產業的垂直創新應用: 先進製造(advanced manufacturing)、數位健康(digital wellness)、智慧地產(intelligent estates)、智慧移動(smart mobility)、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及都市農業(urban agriculture)等眾多領域。使企業能夠利用5G開發創新應用以提高生產力及效率。該實驗室開始初期已經與30家主要的國際大廠及新加坡本地指標企業合作,包括Amazon, Microsoft, Sisco, Delta Electronics, DHL…

  新加坡最大的行動網路營運商新加坡電信(Singtel)配合政府智慧城市計畫,在10 萬座路燈架設感測器與鏡頭,以用於路燈管理、安全監控,並作為日後無人駕駛網路的基礎;另外Singtel 與無人機解決方案公司 Garuda Robotics 合作開發無人機,用於安全監測和包裹遞送。

  2020年初新加坡電信公司StarHub與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合作推出NYP-StarHub 5G應用體驗中心(APEX 5G),將使用StarHub 5G網路的3.5GHz和28GHz頻譜,來協助開發和測試基於5G網路技術的概念驗證。同時與當地教育機構合作,發展支援未來5G生態系所需技能,並在此提供培訓及共同開發與測試各種應用案例,目前已有許多機構同意與NYP和StarHub共同合作,包括BHG Singapore、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以及多家新加坡在地新創科技企業。目前已與幾個組織討論新加坡5G商轉後應用案例的佈署,例如,新加坡綜合醫院(SGH)正在測試在急診室對患者進行即時監控的應用程式,醫療物聯網讓醫院能使用紅外線感測器、穿戴裝置和相機來收集和評估患者的生命徵象和行為,並利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演算法預測或辨認有快速惡化風險的患者,同時提醒醫護人員及時介入照護。

今年初,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於宣佈,撥款3,000萬星元以加快推進5G解決方案的採用和商業化,該筆撥款將支援企業採用5G解決方案,以應對行業挑戰或企業層面的需求;同時將支援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技術開發商將5G解決方案商業化,讓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更多企業能夠更容易地從5G中受益。

  4月時,IBM、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M1共同成立IBM工業4.0工作室,預計整合5G、人工智慧(AI)、混合雲和邊緣運算,針對新加坡企業研發並測試工業4.0創新解決方案。這項合作計畫有七大重點項目,包括視覺辨識解決方案、聽覺分析、擴增實境解決方案、自動導引車(AGV)和協作型機器人的複雜應用、5G端對端解決方案以及私人網路垂直應用。

(三)、菲律賓5G市場分析

  1. 菲律賓5G發展策略及政策

  菲律賓政府於2011年起陸續推動菲律賓數位戰略計畫、國家寬頻計畫,並積極建構全國免費上網Wi-Fi環境,這一系列的資通訊政策已可於網路普及率上看見成效。「菲律賓資通訊科技局」(DICT)於2017年3月公布「國家寬頻網路計畫」(National Broadband Plan),透過政策和法規的重建和寬頻基礎建設的投資,以及刺激寬頻需求的政府支持,希望加速在全國範圍內,特別是在偏遠地區部署光纖電纜和無線技術,以提高國家的整體互聯網速度,並提供價格合理的寬頻互聯網服務,最終達成國家願景「菲律賓雄心2040」(AmBisyonNatin 2040)。菲國政府的國家寬頻計劃的三大主要戰略為:

  1. 制定政策和監管改革
  2. 政府投資寬頻基礎建設
  3. 對刺激寬頻需求的支持

    菲國的政府單位簡化許多官僚的許可程序,加快數位基礎設施的建設,當地電信公司也加大電信塔和光纖連接的部署力度。另外,國家寬頻計劃在2021年也公佈將組織一個政府所有的寬頻團體(government-owned broadband community),以提供更快、更廣泛、更低成本的網路。2021 年初,DICT 與基底轉換和發展局 (Bases Conversion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 合作,採購國家光纖主幹線。

    另外,全民免費 Wi-Fi 計劃至 2020 年底總共建立 10,069 個點,其中 2,588 個點位在政府醫院和農村衛生

站點中,以支援 COVID-19 的恢復工作。今年(2021)將預計劃建立 23,100 個站點。

    菲國總統杜特蒂以開放新營運商加入市場,以自由市場競爭來加強網路基礎建設的建置,以終結菲律賓多年由PLDT與Globe兩大業者寡占的電信市場。根據DATAREPORTAL的調查,菲律賓於2021年1月止,行動通訊用戶數約1.5億用戶,而網路使用人數約7400萬人,菲律賓的網路由2大領導業者Smart Communication (前身為PLDT) 和與Globe Telecom寡佔,行動通訊部份,Global Telecom約佔58%, Smart Communication約佔42%,固網部分,Smart Communication約為42%, Globe Telecom約為32%。因此,2021年新增第3家電信業者Dito Telecommunity與第四家電信業者Now Telecom。

  • 菲律賓5G頻段與佈建情況

 國家電信委員會(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TC)為該國電信頻段監管機構。5G的頻段由NTC直接分配給各企業。目前5G 通訊的頻段3.5GHz 已由NTC進行分配,其中Smart Communications 與Globe Telecom 兩家廠商各獲分配60MHz頻寬,Dito Telecommunity獲得40MHz頻寬,Now Telecom 獲得20MHz 頻寬。

    Globe Telecom於2019年推出At Home Air Fiber 5G,更是全東南亞第一家提供5G 商用方案的業者,透過其2G、3G、3.5G HSPA +、4G LTE、LTE-A和5G網絡向用戶提供商用無線寬頻服務,2021年2月與Globel Telecom與Nokia合作於菲律賓第二大島Mindanao及第三大島 Visayas建設5G網絡。另一大電信商Smart Communications則通過Smart、Talk’n Text(TNT)和Sun Cellular等品牌運營無線寬帶服務,透過其2G、3G、3.5G HSPA +和4G LTE網絡提供商業無線服務,也於2020年8月推出5G服務,使用華為的無線通信設備。華為已2019年1月份完成菲律賓5G測試,達到了14.97Gbps,即平均每秒下載數據量在2GB左右,創造菲律賓的5G速度新紀錄。第3家電信業者Dito Telecommunity於2021年3月正式推出商業運營,在菲律賓推出4G行動服務、光纖寬頻服務等電信業務、提升菲律賓的電信基礎設施水平,同時將加快5G移動網絡的部署、建設高覆蓋率的電信網絡。

最後,第四家電信業者Now Telecom於2020 年6月透露計劃在五年內斥資7.13 億美元在國家首都地區( NCR )開發5G FWA網絡。根據該計劃,電信公司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高達10Gbps 的寬帶速度,在前三年花費1.52 億美元,以期建立其現有的客戶群,包括商業用戶和居住在高端家庭的用戶/高密度住宅區。並於9月獲得政府授權允許進行網路佈建。同年12 月,NOW Telecom選擇NOKIA作為其首選設備供應商,布建5G SA(standalone)網路,近期為其企業客戶推出了高達2Gbps 的pre-5G 服務,但現在它的目標是通過固定無線接入( FWA ) 和移動(蜂窩)設備將此服務擴展到大眾市場。

  • 菲律賓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過去菲律賓互聯網基礎設施落後,網速慢、網絡延遲高而廣受該國民眾詬病,即使在大馬尼拉都市區,許多地方的4G移動服務也時常中斷,主因為基地台建設進度落後。總統杜特蒂上任後,引進新的電信商與中資,並施予電信商壓力,加速各電信商的建設進度,使菲律賓網速突破30Mbps。   
  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及需求下,Globe Telecom正積極快速升級建設5G無線網和核心網,已發展出多種服務為其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包括企業端的整合應用服務如雲端服務,還有醫療、工業自動化的服務,虛擬實境等…。致於,第一大Smart Communications在馬尼拉、安吉利斯、碧瑤、甲米地、宿霧、克拉克和達沃等都會區布建5G 網路,目標以為增加5G 網路的覆蓋率及用戶5G網路服務為主,並於2021年10月推出Signature Plans+,該國第一個具有5G 功能的後付費產品線,讓消費者體驗高速的聲光娛樂饗宴,如清晰的視頻通話和虛擬會議,流暢播放超高畫質電影及進行手機遊戲等。第三大服務提供商Dito Telecommunity於今年三月宣佈在菲律賓中部和南部城市宿霧和達沃推出了商用移動服務,計劃逐步將服務擴展到包括大馬尼拉在內的更多地區,目標是2021年年中實現全國覆蓋,還計劃在2022年之前進入寬頻市場。

  菲律賓無線寬頻建設仍嚴重不足,即使5G 設備已逐漸進入市場,短期內過去建置的網路基礎設施仍很重要。加上,疫情影響的經濟成長,預估未來5G 網路的成長與大量應用將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四) 越南5G市場分析

  1. 越南5G發展策略及政策

  自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發動 「 美中貿易戰」迫使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越南因鄰近中國,勞工薪資及土地較低廉等原因,成為東協地區生產基地首選 。為吸引來自中國的外國廠商遷廠至越南,以及順應全球產業 「 工業 4.0」智慧製造的趨勢,普及5G寬頻網路施行「智慧工廠」成為越南的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越南國家主席兼越共總書記阮富仲 (Nguyễn Phú Trọng)於 2019年 9月簽署 「工業 4.0」 政策相關的第 52-NQ / TW號決策並 宣布 發展「第五代行動通訊科技宣言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目標是2025年寬頻網路普及全越各村莊,2030年5G網路覆蓋率具數位經濟規模,佔 GDP比重20%的目標。  

  今年1月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簽署《到2030年第四次工業革命國家戰略》。戰略方向為:

  • 主動充分高效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將創新的通訊技術5G視為數位經濟的主要驅動,掌握各種先進技術並將其廣泛應用於經濟社會領域中;
  • 逐步研發出新技術以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進程並與實施戰略突破口與促進國家現代化緊密結合;
  • 全力推動數位經濟強勁發展。

  實施策略為,

  • 加快基礎設施、資料庫和人力資源的開發;
  • 發展電子化政務以建立數位政府;
  • 增強國家創新能力;
  • 優先開發機器人技術、先進材料、可再生能源、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大數據和區塊鏈;
  • 擴大在科技,特別是優先技術的國際合作

利用先進的4G / 5G、物聯網和行動電信的支持,發展各項智慧城市、新創企業和國家創新網絡計畫,幫助ICT產業的收入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以達成幾項具體目標:(1). 到2030年,越南有望躋身全球創新指數40強、國際電信聯盟(ITU)全球網絡安全指數(GCI)30強和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EGDI)50強。(2). 數位經濟佔GDP的30%,生產力平均每年增長7.5%,普及光纖網際網路和5G服務,完成數位化政府建設,及在關鍵區域建設智慧城市,並與區域和全球智慧城市網絡連接。

  

  • 越南5G頻段與佈建情況

  越南資通訊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MIC)為該國電信頻段監管機構。該部於今年10月公告,將在今年第四季拍賣5G頻段,以允許運營商在明年推出5G服務。在此之前,Viettel、VinaPhone、MobiFone等業者已獲得MIC授權以2.5GHz、3.7GHz、27GHz 三個頻段進行5G 試驗。

目前越南電信商主要為5家,前3大依序為Viettel、VinaPhone、MobiFone市占率合計逾九成,另外兩家為Vietnamobile與Gmobile。其中Viettel、Vinaphone及Mobifone已積極在河內市、胡志明市及其他省市部署及試用5G服務,其中科技企業集中研發5G設備,包括網路設備及終端設備。

  越南軍用電子電信集團Viettel 為越南首家提供5G試用服務的網路運營商,根據無線電頻率局簽署的許可證,Viettel (VNPT)可使用 2600-2690MHz 基站的地面移動頻段及接收和發射頻段,此頻段的時間是 2020 年 12 月 16 日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覆蓋範圍是河內和胡志明市兩個城市。目前Viettel的5G速度達到1.2 – 1.5 Gbps遠遠領先4G LTE 網絡的理論 979Mbps 速度限制為越南國內最高, Viettel已完成5G服務的測試和準備商業化。

  另外,VinaPhone從 2020 年 11 月底開始在河內和胡志明市發射 5G 移動網路試驗訊號,其最高速度為 2.2Gbps,平均速度是當前 4G 的 10 倍。第三家電信商Mobifone 則在2020年底在河內、胡志明市、峴港和海防4個城市完成了試點 5G 網路測試,並準備推出商業服務。Mobifone測試結果能夠提供約 2Gb/s 的下載數據速率。

越南政府使用國家力量,極力整合國家電信商的力量,分工合作,開發基地台與設備,並共享基礎設施將幫助越南運營商降低投資成本並加快 5G 覆蓋率,展現了越南政府發展5G應用及達成2030年第四次工業革命國家戰略的決心。

  其中,Viettel並與Vingroup於2020年合作開發5G基地台,Vingroup (旗下VinSmart)負責開發和供應有關收發5G訊號的設備,包括(RU)8T8R無線電設備、8T8R天線、Massive MIMO 64T64R設備(整合RU和天線)。Viettel方面則負責信號處理設備(CU-DU)、 5G核心網系統的研發等。2021年中,Viettel and MobiFone, VNPT Group 3大電信商更簽訂合作協議進行2項重要的網路訊號共享合作,包括:行動通訊跨區漫遊訊號,及多重網路無線接取(multi-network radio access network,MORAN)

  • 越南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越南擁有近1億人口、年輕的人力和穩定的GDP增長率,越南政府積極整合電信商共同合作,迅速進行5G基礎建設部署,被認為具數位轉型成功潛力與具國際經濟競爭力的國家。

與其他東協國家不同之處,越南政府發展5G產業同時掌握自主5G設備的生產,及5G服務應用的開發。於5G設備自主生產部分,越南資通訊部部長阮孟雄說,透過“Make in Viet Nam” 計畫,重點任務為其中科技企業集中研發5G設備產品,包括網路設備及終端設備,研發、生產 5G設備、IoT、5G智慧手機及提供國家數位轉換所用之平台。越南將成為世界上第5個掌控5G技術的國家之一。2020 年1 月Viettel 宣布完成自主5G 設備的開發,使得Viettel 繼瑞典愛立信(Ericsson)、芬蘭諾基亞(Nokia)、南韓三星(Samsung)及中國華為和中興(ZET)之後,成為全球第6 家5G 設備生產廠商,但Viettel 設備之核心晶片、系統架構等技術來自於愛立信,由Viettel 完成周邊技術項目與設備整合。

在5G服務應用部份,Viettel 除了發展5G 設備之外,亦積極投入5G 相關應用的開發,Viettel 從技術應用與行業別兩方面進行發展,在技術應用方面,5G 將結合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智慧城市等;在行業別方面,則針對各行業建立生態體系,發展包括製造業、車輛、金融、商務、政府、醫療、能源等各行業的數位解決方案。

Viettel為越南5G應用服務的主要開發者,已知Viettel自主研發5G網絡和遠程醫療系統連接至越德醫院進行測試。目前更多的應用是將5G的網路服務結合智慧城市的發展和強化工業革命4.0,以增加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並達到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革新科技,包括使用AI、區塊鏈和VR / 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新技術,對於越南的數位政府戰略極為重要。為了實現此戰略,越南在新技術研發、技轉和建立商業模式需要國際的協助。

(五) 馬來西亞5G市場分析

  1. 馬來西亞5G發展策略及政策

2021年初,馬來西亞政府宣稱未來十年內將投入150億馬幣(約1,110億台幣)施行5G技術。馬來西亞政府公布「MyDigital」計畫-馬來西亞數位經濟藍圖,做為加速該國創新並建立完善的數位生態系的指導方針。依該數位經濟藍圖所規劃,目標分為三大階:

  • 2021至2022年,目標為增進數位應用接受程度。
  • 2023至2025年,目標為推動數位轉型。
  • 2026至2030年,目標成為地區數位與資安領域的領導者。

該藍圖列出6大重點(thrust),22個施行策略。其中,第三個重點為「建構施行數位化的基礎建設」,其施行策略為:

  • 利用政府監管措施擴大基礎設施覆蓋範圍
  • 利用數位化解決歷史性的難題
  • 增強數位科技基礎設施水準  

具體的指出了數位科技基礎設施的加強與普及為主要策略。因此,馬國政府提出幾項具體計劃:

首先,將在五年內通過國家數位網絡National Digital Network (JENDELA)計劃投資 210 億令吉,以加強現有網路的串連性。固網光纖網路將分階段達成接近 100% 的人口覆蓋率—從 2022 年底的 750 萬據點所到 2025 年底的 900 萬據點,最低速度為100Mbps,光纖網絡的擴點為不久的將來切換到5G網路做準備。

第二,幾家電信公司於2023 年前,將共投資 16.5 億令吉,以加強與國際光纖網路的連結,以提供馬來西亞更快、更穩定的國際數據傳輸,且降低馬來西亞消費者的網路成本。

第三,馬國未來十年將總共投資 150 億令吉來執行全國性的5G佈建。馬國政府成立專則機構(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國家數位公司(Digital Nasional Berhad,DNB)來執行這項任務,包括頻譜的分配、施行和管理 5G 基礎設施。

馬國政府將以補助降低該國通訊業者的成本,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提高公司獲利;同時,善用5G使用數據分析提高該國經濟體在產品與服務的效能。原預計在2021年底,馬來西亞晉升為具備建立5G生態系與雲端即時傳遞資訊的國家之一。

  • 馬來西亞5G頻段與佈建情況

  馬來西亞通訊傳播暨多媒體委員會(Malaysian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Commission, MCMC)為該國電信頻段的監管機構。馬國在2020年因政治不穩定,5G政策一波三折。直到今年2月當時馬國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公布數位經濟藍圖時,同時MCMC宣布成立國家數位公司(Digital Nasional Berhad,DNB)為專責機構,進行5G基礎設施的布建。DNB 是由MCMC 監管,馬來西亞政府100%出資的國營公司。因此,馬來西亞的5G 網路佈建不同於東南亞其他國家由民間企業完成,而是由政府來完成。

  馬來西亞移動通訊市場蓬勃發展且競爭激烈,主以4大行動公司Telekom Malaysia、Maxis Communications、Celcom Axiata、Digi Telecommunications為主。依據Statista的調查2020年4家公司的市佔率分別為Telekom Malaysia(28.2%)、Maxis Communications(23.3%)、Celcom Axiata(16%)、Digi Telecommunications(16%)。政治的不確定性雖然存在,但是強力的經濟基本面支撐市場的穩定成長發展。2021-2026年期間移動用戶將繼續增長,手機用戶數量和收入正在強勁增長,人口增長和市場轉向支付,估計到2026年,5G用戶將達到1550萬。

  原先馬國於2020年1月宣布將以公開招標程序釋出700MHz頻段60MHz頻寬(以30MHz為單位)與3.5GHz頻段100MHz頻寬作為馬來西亞5G網路的先驅頻段,但於2020年5月MCMC部長發布命令免招標程序直接指配給Celcom Axiata、Maxis Communications、Digi Telecommunications、Telekom Malaysia與Altel Communications五家電信業者700MHz頻段各20MHz頻寬,並放棄佈建全國聯合網路計畫;其中Telekom Malaysia與Altel Communications另獲配10MHz頻寬。但此命令受到多家電信業者反彈,其後MCMC宣稱因法律和技術障礙,以及計畫臨時調整規劃且缺乏透明度等因素,於6月3日撤回此命令。2020年底,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發布了有關移動寬頻服務和5G頻譜分配的最終報告。其中,700 MHz、3.5 GHz和26/28 GHz頻段將用於5G的初始部署。而2300 MHz和2600 MHz頻段將繼續用於4G服務,並維持現有頻譜分配直到2021年12月。

  根據路透社今年7月1日的消息,DNB邀請8家5G設備商參與投標,包括愛立信、華為、中興、思科、NEC、諾基亞、三星和烽火,最後選定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為該國的5G合作夥伴。愛立信將負責在馬來西亞進行端到端的網絡開發,總成本為110億,包括核心、無線接入和傳輸網絡、營運與業務支持系統以及管理系統,此外還支持當地電信商的開發和參與,讓國家在馬國數位經濟藍圖(MyDIGITAL)下,快速朝向提供具包容性及加強版5G服務,透過在吉隆坡、布城及賽城提供5G 服務來實現大規模普及化,計劃於2022年將5G網路部署到雪蘭莪州、檳城州、柔佛州、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等五個主要城市和地區,最終在2023年前擴展到全國,以期待2024年實現80%的人口普及率目標。

  • 馬來西亞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馬來西亞政府已在今年初公佈數位經濟藍圖MyDIGITAL,規劃6 大重點、22 項策略、48 個國家計畫和28 個部門計畫,至2030年,實行涵蓋與人民、企業、政府相關的數位綜合計畫。因此,馬來西亞的數位基礎建設與應用發展應該是非常明確的。目前除了,DNB與愛立信5G簽訂的協議中,雙方將合作建立5G體驗和創新實驗室外。其它相關業者也開始佈局相關應用。Digi Telecommunications在賽城(Cyberjaya)設立5G OpenLab,開放給所有大學、新創企業、應用開發商進行新創應用的開發,目前的重點開發領域為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Smart Mobility)及創意數位應用(Creative Digital)。另外,Maxis Communications與中國華為合作,在吉隆坡展開Maxis-Huawei TechCity計畫,旨在建立5G 智慧解決方案,以創造未來服務的生態系統,包括物聯網設備、自動駕駛汽車和智慧醫療保健等…。Celcom Axiata從2019 年起展開小規模5G技術測試,以及5G 在智慧城市、交通、農業、教育、安全等應用之測試;U Mobile 則與新加坡StarHub合作,進行5G 相關應用的測試,日前已經在多方漫遊視訊電話會議測試成功,未來將可推出清晰無延遲的通信和娛樂應用。

  由此觀之,未來馬來西亞的5G技術也將應用於馬來西亞的各項產業發展,如石油和天然氣、港口、機場、政府服務、醫療保健、電力和公用事業、製造、銀行和金融、教育、零售和農業等。

叁、我國5G市場分析

  1. 我國5G發展策略及政策

  有鑑於5G 世代即將來臨,在科技、經濟、社會、生活等各層面都將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政府積極規劃「臺灣5G 行動計畫」,於2019年宣布決定用4年(2019∼2022年)投入比先前4G發展更多55億元,高達204億元的補助金,來扶植臺灣5G網路建設、應用服務開發、資安技術防護、相關法規調整以及人才培育,將分4年來建立一個健全的臺灣5G應用基礎環境,還提出五大5G應用發展主軸和十大應用場域,目標2022年完成打造一個年產值高達500億元規模的臺灣5G產業,政府大力扶植臺灣5G發展,因為5G具備有高速、大容量、低延遲的特性,可以在廣域應用和垂直應用領域,帶來許多嶄新的新應用,從智慧城市超大螢幕牆的8K高細膩的影音畫面呈現,到大型物聯網實驗,或是更多的垂直應用領域,如自駕車、遠距醫療、AR/VR,以及智慧工廠等。

  • 我國5G頻段與佈建情況

  我國5G在頻譜規劃方面,自2019年啟動「臺灣5G行動計畫」以來, 5G頻譜釋照將分階段逐步進行,目前NCC進行第一階段商用頻譜釋出作業,預計釋出3.5GHz、28GHz與1.8GHz三頻段,總計 2,790 MHz 頻寬,於109年1月完成釋照作業,目前4.8-4.9GHz 頻段之100MHz頻寬為5G專網頻譜,供各界申請進行場域實驗,並於民國110-111年間開放執照申請。而第二階段5G商用頻譜,釋出時間以3年後為原則,中頻部分以4.4-5GHz頻段為主,規畫釋出300MHz頻寬供商用與專網頻譜分配使用;高頻部分優先評估37-40GHz頻段。

在台灣5G產業現階段以五大5G應用為發展主軸:

  •  推動5G垂直應用場域實證

  於各地廣設5G多元應用實驗場域(如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林口新創園區、沙崙創新園區),並帶動國內廠商參與,加速5G商轉普及。並以彈性管理規範,加速應用實驗,同時放寬法規,擴大5G應用實證的實驗範圍與營運類型。

  •  建構5G創新應用發展環境
      營造5G跨業合作平台,扶植5G新創業者,廣納各領域業者進入市場,健全5G產業生態系。目前已有中華電信、遠傳電信等業者組成5G國家隊,與產學研結盟,帶動5G產業鏈發展,並透過各種管道培育5G技術與應用人才,建構民生公共物聯網、文化科技、智慧醫療等5G創新應用標竿實例,帶動5G產業茁壯發展。
  •  完備5G技術核心及資安防護能量

建立5G技術能量平台,並整合多元應用科技、發展不同於一般商用電信規格,供企業總部、醫院、工廠娛樂展場等特定場域,具高客製化、高保密性及高自主性的5G垂直專網系統方案,並制訂5G資安國家整體政策,打造5G國產品資安防護機制,強化5G關鍵基礎設施及營運資安防護能力,推動國內廠商進入國際5G供應鏈。

  •  規劃釋出符合整體利益之5G頻譜

  按階段進行5G頻譜競標修訂、頻譜整備及各階段頻譜釋照,目前已完成 1800MHz、3500MHz、28000MHz等第一波釋出頻段之預公告作業,依產業需求、市場發展趨勢及國際脈動,完備5G頻譜政策的整體規劃,鼓勵垂直場域業者與電信業互利合作,帶動5G創新應用普及。

  •  調整法規創造有利發展5G環境

  精進5G電信管理法規,放寬電信市場之創新應用及跨業合作彈性,促進5G網路基礎設施共建共用;攸關5G發展的法源依據《電信管理法》已於今(108)年5月29日通過立法,大幅放寬電信市場之進入門檻及跨業合作彈性。

  • 我國5G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5G發展前景持續看好情勢下,5G在商用市場的應用,不僅提供一般用戶與消費者更佳的服務,也加速企業推動數位轉型以及協助政府的科技產業發展。在消費市場應用方面,以虛擬實境、雲端遊戲為例,在5G普及後,將為VR與AR產業打造絕佳體驗,在5G具備超可靠低延遲傳輸(URLLC)以及大頻寬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的特性下,已突破過往近眼顯示光學的技術瓶頸,為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AR/MR體驗,預期將吸引更多的VR消費者。臺灣廠商佐臻於2021年7月發表全球首款結合5G連網功能的AR智慧眼鏡,其具備輕巧、直觀特性,更適合隨身配戴行動應用,並針對各領域產業的應用,提供模組化的設計,實踐5G+AR科技新未來的解決方案。

  另外,對企業而言,5G將引領實現工廠智慧升級。例如新型態的智慧工廠將透過5G專網(Private Network)高效率的通訊網路,充分結合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新技術,並帶來製造系統智慧化之效益。為推動導入5G企業專網建立智慧工廠,經濟部於2020年底召集中華電信、日月光、高通,共同建置全球第一座5G mmWave(毫米波)企業專網智慧工廠,將「AI+AGV智慧無人搬運車」、「AR遠端維護協作」、「綠科技教育館AR體驗環境」三大應用導入日月光集團高雄廠生產線,藉由整合國內外大廠的尖端科技,運用5G mmWave建構出完整的智慧工廠5G應用服務場域。而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底與遠傳共同打造5G專網於製程生產線的智慧工廠,採用完整自動化系統,提高整體智能產線效益,幫助產值提升75%。

  此外,我國政府積極投入B5G低軌通訊衛星產業,預計在今(2021)年正式啟動低軌通訊衛星計畫,在2021至2024年投入新臺幣四十億經費,目標2025年可以發射臺灣首顆低軌通訊衛星,被視為是後5G時代,接軌6G的重要通訊技術。2020年全球5G用戶數約4億,預估2021年超過6億戶,截至2021 年3月底,台灣5G用戶達193萬,基站數近2萬座。

  2021年5G以製造及政府公部門IT投資成長最高,隨著 2025年5G商用服務成熟,將促使各產業投資5G設備和服務,以產業來看,製造業採用度最快,尤其是在半導體、高科技業等,目前已有不少5G專網PoC案正在進行中,如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仁寶等;其次則是醫療。醫院目前有長庚醫院、三軍總醫院。石化業則有台塑、中油等。另外,少數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也有專網需求。IDC預估2021年44 %企業增加5G 的IT支出,到了2025年將有5成臺灣企業都將建置自己的 5G 專網環境,綜合分析服務、連線能力、軟體、硬體等條件,工業製造、醫療照護、智慧運輸與環境監測成長最快。

  目前許多企業亦運用5G+AIoT科技建構智慧城市,利用5G高速率、低延遲、大連結,AI影像辨識、大數據分析建構安全與舒適的用路環境、打造互動與感動的交通服務,中華電信攜手5G領航隊成員研華、啟碁、亞旭、勤崴,與市府合作臺灣首發5G智慧公車市民免費體驗,穿梭捷運市府站、台北101/世貿站,讓民眾在移動中,實際體驗5G高速率傳送的4K/8K超高畫質影像,並以C-V2X車聯網技術,結合智慧交通及公車,展現台北5G智慧城市發展。中華電信也自主研發遠距會診平台,能應用於跨院區遠距會診,將分院門診端醫療設備影像(如:心電圖、超音波、五官鏡等),透過5G傳輸即時同步給總院專科醫師以協助醫療診斷。

肆、我國與東協未來5G產業合作可行性

  1. 我國與泰國潛在合作方向

  由政府面向觀察,泰政府表示5G 技術和基礎設施將由智慧城市、醫療保健、農業、旅遊和服務等五個核心領域推動,以及經濟特區東部經濟走廊(EEC)在12項先進科技以及帶動未來成長的新興產業為優先。由電信產業面向觀察,泰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AIS 則與工業、製造、金融、零售、醫療保健和教育等領域之夥伴合作相關5G應用商業推動。目前電信商的5G覆蓋範圍以曼谷和經濟特區東部經濟走廊(EEC)為主。在疫情的影響下,智慧醫療的相關應用,如遠距醫療、機器人自動化協助是已經積極實現及施行的產業。

  我國金庫資本在今年促成中華電信、台達電、光陽成立中華東南亞控股公司,並與泰國電信(National Telecom, NT)合資,瞄準泰國5G與智慧城市商機。而中華電信亦成功打造「泰國吞武里醫院智慧病房」,建構我國與泰國兩地智慧醫療專業服務鏈。

  因應泰國政府與電信產業再當地的推動方向,再盤點我國已經開發的5G相關應用,認為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及智慧交通應可視為我國與泰國於5G潛在合作的重點方向。

  • 我國與新加坡潛在合作方向

  新加坡電信市場主管機關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預期5G將在2023年至2024年開始廣泛發展。目前新加坡5G市場和技術仍在發展中,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創建強大的5G生態系統,支持開發創新產品、服務與應用。尤其在智慧交通方面,新加坡規劃智慧交通應用規範「智慧移動2030」(Smart Mobility 2030)亦注重車聯網技術相關規範與發展,為吸引國際人才與車廠著進駐,新加坡也歡迎各類自駕車、電動車廠商進駐,新加坡近年來積極投入智慧交通如無人自動駕駛的發展,於多個地點進行自駕巴士/公車測試,其良好的交通規劃、道路狀況及相關的基礎措施皆為亞洲甚至是全球的典範。

   評估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推動方向,盤點我國已經開發的5G相關應用,認為智慧交通、自駕車、電動車、智慧電桿是很合適的方向與機會。另外,新加坡希望在2030年時能達到30%的糧食自足,因此,智慧農業中的都市農業也是很好的重點。最後,因應新加坡支持開發創新應用,新創計畫與團隊的合作也可視為潛在合作的重點方向之一。

  • 我國與菲律賓潛在合作方向

  菲律賓行動通訊服務長期由兩大電信商—Smart和Globe把持,菲律賓電信運營商Globe正在快速升級建設5G無線網和核心網。在去年疫情期間,協助菲律賓社會抗疫有很大貢獻,該公司於2020年將其非獨立 5G (NSA) 網路上線到 17 個城市地區,到年底將覆蓋馬尼拉大都會地區 80% 以上的地區。目前已推出的5G應用為,第一,雲端服務,低時延的雲電腦為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憑藉雲端的強大算力,使用戶可在手機上辦公;第二,清晰的視訊通話與會議,基於5G的高速特性給消費者帶來聲光娛樂新體驗;第三,工業自動化,以支持將處於危險環境下工作的人員,通過自動化和機械化替換下來。第四,智慧醫療,菲律賓由群島組成,小島上的人很難獲得醫療服務。醫院藉助5G手機等,為居民定期問診,提供醫療服務。目前菲律賓因仰賴中國建設資金而對華為態度友善,我國與菲律賓潛在合作方向,在智慧醫療方面應有較多機會可切入當地市場,如宏碁旗下宏碁智醫的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 VeriSee DR),亦在今(21)日宣布取得菲律賓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of the Philippines)核發醫材許可證,成為台灣首件落地菲律賓的眼科智慧醫材。此外,菲律賓亦是電子產品及食品加工的重要製造基地之一,因此智慧製造也是臺灣廠商的機會之一。

  • 我國與越南潛在合作方向

  越南政府目前大力推動5G帶動工業4.0發展,並結合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發展,並且同時掌握自主5G設備的生產。我國業者自2015年起承攬越南政府採購工程多為智慧基礎設施、能源、水管理等,我者可藉機爭取越南政府標案打入越南5G商機。

  在越南自主開發5G設備的部分,我國的半導體晶片、關鍵零組件、終端設備及網路設備相關產業產品的重大機會,尤其臺灣資通訊及精密機械相關零組件在全球獲極優品質的評價。在應用服務的部分,工業4.0的主要政策下,智慧製造、智慧工廠是明顯的商機,建議可以由台商在越南的生產基地做為示範點,有了實績就更容易推動。另外,智慧城市中的應用也是重要商機之一,由其在疫情之下,智慧醫療、遠距看診都是可以很快發展的機會。

    我國5G國家隊中重要成員廠商的中華電信,近年也響應 「新南向政策」積極經營東協各國,協助建立協助業者在當地 提供創新服務。中華電信深耕越南長達10年,在越南支援電信龍頭Viettel建置、管理網際網路資料中心,建議可由中華電信帶隊整合國內眾多廠商,依越南Viettel需求進行多面向的合作,拓銷越南 5G商機。

  • 我國與馬來西亞潛在合作方向

馬來西亞在國家數位經濟藍圖的引導下數位化經濟是明確的國家目標。雖然馬國因政治關係,5G頻譜尚未確認商業分配,但電信商已開始相關創新應用開發。依馬國的產業發展來看,該國是半導體、電子產品及食品加工的很重要製造基地,因此智慧製造、智慧工廠的商機潛力無窮。另外,疫情影響下,智慧醫療、遠距診斷的應用及受益明顯,可持續推動合作。另外,馬來西亞政府也投資許多資源於新創開發創新數位應用,我國廠商也可透過與5G相關應用的新創合作開發當地市場,例如:旅遊和智慧農業等。馬國政府所訂定第十二階段發展計畫(2021年至2025年)裡,因該國稻米、蔬果等主食供應尚不能自給自足,糧食被視為關鍵議題之一,其中重要推動作法是發展智慧農業,將成為馬國農業的未來。智慧農業亦可為我國與馬來西亞潛在合作方向之一。

伍、結論

  新冠疫情雖然讓部分國家推進5G速度有所放緩,但各國發展5G技術的意願更加堅定。東協有人口紅利和廣大的市場,各國政府都想藉著數位經濟轉型及工業4.0的發展來帶動國家產業轉型為高科技、高價值、高收入的經濟體。因此,許多歐美和中國5G設備大廠看好東協市場前景,紛紛加大對東南亞的投入。

以推動進度來說,最快的是新加坡與泰國,已進行5G商業運轉,並開始產業與消費者的應用。接著是越南,政府授權幾個主要電信商進行5G商業測試,預計在明年推出商業運轉。最後是馬來西亞與菲律賓,正在積極怖建網路,提升網路覆蓋率,其中馬來西亞有國家數位經濟藍圖的指引,相信成長的機會將加速。

  以短期未來商機來看,新加坡、泰國、越南的機會較大。因應工業4.0對5G高傳輸、低延遲的需求較強,新加坡的智慧國、泰國的EEC東佈經濟走廊工業區以及越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國家戰略,都將5G的應用發展做為國家下一波經濟成長的主要核心。

  以產業別來看,企業們也在積極探索與開發各種新的應用。立基型的5G應用在各國較有明顯商機,需轉型為工業4.0的產業如電子、汽車、食品等智慧製造,以及疫情催化的遠距醫療應用。另外,5G創新整合應用部分,如AI、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電桿等,創造未來服務生態系統。最後,在一般民眾消費市場來看,目前以高畫質娛樂產業商機較明顯,如運動賽事、電競比賽及演唱會等…

  我國的廠商在5G硬體設備,或是應用面的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電桿等相關應用均已經有實證與示範場域,在5G視聽娛樂上也已經推出商業化,因此,現階段台灣的5G應用技術和設備具備對東南亞國家推展的能力,而東協國家及其電信運營商綜合考量成本收益、商業信譽、技術能力、售後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皆有利於我國與東協國家合作5G領域項目,東協大部分國家產業界對與我國5G在內的數位經濟合作持正面態度,期盼未來我國與東協國家能有更多進一步實質的合作,共同創造高價值的數位產業經濟。